首页 > 网站公告 > 夕阳红彤彤

夕阳红彤彤

发布人:KW管理员 发布时间:2022年11月24日 已被浏览 4290

(中国咖啡一一恭城油茶)

/news.asp?id=220

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《老了  真好》
 
       老没什么不好。老天爷是公平的,它夺走了我们青春的容颜,强健的体魄,却赐一颗明净淡然的心,给老了的我们。所以,我可以很欣喜地说:“老了,真好。”
       第一、老了,明白了;
       第二、老了,自由了;
       第三、老了,轻松了。
 
 老了:
        生活轨迹大体是:
“随心所欲,顺其自然;寄情山水,颐养天年。”
 
       生活准则大体是:
“淡泊名利,学会舍弃;热爱生活,懂得珍惜。”
 
       雄心壮志是:
   切切实实把健康摆在生活的绝对第一位,争取老而不衰,老当益壮,最后达到长寿善终,为家庭和社会减少一些负担。
 
   对于老,很多人都怕,都想留住青春的尾巴,好好过一阵子。其实,人老了是好事。这是人生走向成熟,走向睿智、走向完满的标志。
 
       人老了 ,有了清闲的时光。可以好好的放松自己,不再需要朝八晚五,日出而作,日落而息。“自此光阴归己有,从前日月属官家”。有了清闲的时光,早可一壶清茶,读半日闲书;午可一阕舒曲,赏漫空闲云;夜可一烛残火,吟几句闲诗。
 
       人老了 ,有了淡泊的心情。年青时的争强好胜渐渐消去,“为赋新词强说愁”的情绪也不存在。对人对己对事物都视如落花流水,天意浑成。云卷云舒、花开花落,少了很多的闷气和倔气,多了好多的安逸和自在。
 
       人老了 ,有了感恩的情怀。年轻时只记得索取,把一切所得都当成理所当然。老了方知生命的宝贵,亲情的淳朴,才知道去感恩生命、感恩父母、感恩亲情、感恩爱情、感恩友情。
 
       人老了 ,有了自豪的资本。 人终于活到老了,从小到大,从蹒跚再到蹒跚,从幼稚到成熟,从懵懂到睿智,在世上留下了影子,或者还残存了一点名声,建立了一个家庭,功成名就,当然就是自豪的资本了。
 
       人老了 ,有了谦虚的情操。 年轻好比一朵鲜花,花开正艳,青春逼人,哪能不骄傲呢? 而且年轻确有骄傲的资本。 老了才知道,年轻只是一种自然的状况,何傲之有? 那种青涩、那种幼稚、那种鲁蛮、那种轻浮,其实就隐藏在骄傲之中。 当老了回头一看,才猛省到那是何等的好笑,于是谦虚的情操油然而生。
 
       人老了 ,有了回忆的幸福。 经历了几十年的风风雨雨,爱过、恨过、得过、失过、拼搏过、享受过,人生的大起大落都一一经过,静下心来仔细回忆,其中的酸甜苦辣让人回味无穷,这是年轻时所不可能有的另类幸福。
 
       人老了 ,有了随欲的资格。 随心所欲,想吃就吃,想穿就穿,想睡就睡,想玩就玩,不再怕被人指责,不再怕被人责怪,一切随自己的喜好而为,这种资格唯老才有。
 
       人老了 ,有了自省的豁达。 年青时难得自省,只拼着一股热情去工作,去奋斗,去生活。 当一切都归于平静,你才有了自省的豁达。 你才感到自省是年轻时最缺乏的一种涵养,这种老年的自省也就会慢慢沉淀为你一生的经验总结。
 
       人老了 ,有了享福的权力。 你老了,你的孩子们大了,过去你对他们的关心疼爱终于到了反哺的时候。 你可以安心地享受孩子们对你的关心和疼爱,让儿孙绕膝,尽享天伦之乐。 这个时候,你就是家庭的偶像,是家庭的精神维系。 没有了老,家庭就失去了一个宝。
 
       人老了 ,有了心灵的归属。年轻时,天涯何处无芳草,顾不得家,顾不得家人,日日笙歌,夜夜狂舞,把家当旅馆,转眼间,失去了好多的亲情和爱情,失去了好多的温情和温馨。老了才知道这都是过眼云烟,人的归属总是家,家才是心灵的港湾。
 
       人老了 ,有了放弃的智慧。放弃是一种智慧,是一种美德。唯有舍得放弃才会永久占有。这个道理老了才明白。年轻时只想拥有、占有,结果却因过多的拥有而失去了许多最珍贵的机缘和机遇。老了才懂得放弃——放弃幻想,放弃奢望,放弃虚伪,放弃浮浪,而沉敛于一个无我的境界。
 
       人老了 ,有了宽容的大度。年轻气盛,容不得他人,嫉妒心,“红眼病”时时缠绕。老了,就看淡了,对什么事都可容忍了。由此,年轻人对老年人也就多了一份尊重和谦让。
 
       人老了 ,有了自信的从容。走过人生的一半或三分之二,犹如戏剧接近高潮,演得好坏都在其次了,既然已经过去了,还有什么不坦然呢?不自信呢?是非功过只待后人评说。
 
       人老了 ,真的很好!人老就是一杯陈酒,冽而绵;一壶浓茶,爽而甘;一瓣老姜,辣而烈;一瓶老抽,醇而香;一棵苍松,郁而翠。有的人怕老,其实人老有什么可怕的?人老是一种自然的规律,生老病死,沧海桑田随时间而推移,“天若有情,天也终须老”。人老的过程,其实就是一棵幼苗长成大树;一滴清泉汇成大海;一撮尘土聚成高山;一朵菡太(hàn)萏(dàn)开成芙蕖;一粒沙粒磨成珍珠。这个过程是何等美妙啊!这个结果是何等辉煌啊!
 
       然而,人老了 ,毕竟是老了。人老了会多病,会色衰,会有莫名的伤感和惆怅,会有太多的怀念和遗憾,但这有什么可怕的呢!春天的芽到秋天当然要憔悴,夏天的花到冬天当然要凋谢,只要我们心态不老,夕阳也许更红。所以,人老了心态不能老,不能老气横秋,要老成持重;不能老奸巨猾,要老当益壮。这当然要看个人的修养,也要看外界的影响。怎样看待人老,是人生最有挑战的感悟吧!谢谢亲们百忙之余阅读此文!
 
   注: 广东省湛江市第十四中学一位年近90岁的语文老师推荐《老了,真好》的文章,分享大家一读。读后的整体感觉确实是“真好”,不单单是老了真好。他的文学功底真好、他的胸襟胸怀真好、他的人格人品真好。80岁高龄的老者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尊敬、尊重。
 
 
   我家的好医生 /news.asp?id=164    
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             夕阳红彤彤
 
黄永成(男,1962年生。广州市人。博士(后)。教授,博士生导师。现任中宣部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所研究员、副所长)是宣传部的人。他发在大学同学群的一篇文章,拜读了,确实挺好,可以静心看看。        
全文如下:
  
         人生步入老年,该是可遇不可求的。
       千篇一律的健康指标,误人不浅!
 
   老年体征的退行性变化,应该视为正常,何必当做病变?天天测血压、量体重,形成负担,为此食寝不安,反生大患。
   抗衰老?衰老岂能抗,天下哪有长生不老的灵丹妙药? 
   真善美。 第一是真,有真才有善与美。素面朝天是自信的美;薄施粉黛,是自尊的美。     
   敬畏生命。 现代医学科技的发达,给与人类防治疾病和减缓痛苦的外力,有病就治,有药就吃。过度的治疗,得到的是无尊严无意义的生命。俗话说:久病床前无孝子。一个“孝”字,真是对晚辈严酷的考验。
   人生苦短。 一个短,没有两个短。半百是短,百岁还是短。人生的来去,不过是幸运和遗憾的往复,不外是美好和烦恼的转换。
    过去的,感恩; 未来的,祈祷。其实,能属于可以自主的东西很有限。
    请你想想:我们的先辈们,包括古往今来的多少了不起的人物,他们看过电视吗?用上手机吗?玩过微信吗? 今天的我们是多么幸运,偷着乐吧!
    世间的美好多着呢,谁能享有完全?未来的精彩多着呢,谁能享有永远……
   老年之福,不再是占有、贪婪;这个福,也不由你主观的设计、策划。老来之福,在于随遇而安,及时行乐。一切的一切,恰到好处,缺了不可,过了便错。
    生命是质量与数量的统一。质量第一,数量并不是生命的唯一追求。
    长寿的前提,是能自理,是不麻烦、少麻烦他人。不然,则如孔子所言:长寿多辱了。“辱”就是失去了尊严。
    何为责任,老了还能做到不拖累儿女就是尽最大责任了,为人子女,没有不希望父母幸福健康的,让儿女们安心放心比给他们任何物质条件和经济帮助更重要!佛说:父母给孩子越多,孩子的福报越少。不知道有几个父母开悟!
    优雅地老去,那是文化的境界;体面地老去,那是物化的支撑。二者的内涵太讲究了。我想,还是心平气和从容地老去吧。
   有一个数据,不论你感不感兴趣,都应知道并建议你引为借鉴。即:根据权威机构公布:全世界人均寿命为73.5岁,中国人均寿命80上下,女性高于男性。按数值反观我们也就是说,还有20年左右的明天。所以,对我们而言,真正有趣味的岁月,也就只有十年左右。
    因此,要真正地把这几年过好,还真要认真地盘算一下,以求尽可能不留遗憾,少留遗憾。所以应做好几件事:
    一、 没有去过但又非常想去看看的地方,一定要趁早去,别犹豫。原因很简单,不是由于山高水长,而是自己力不从心的腿脚,将很快绊住自己。
     二、 该抓紧办的事情,不论大小,一定不拖沓,抓紧办。趁着我们还能“心血来潮”,有点“想起一出是一出”的激情,办了也就办了。没办,大都也就办不成了。
    三、 深藏心中的故事,不论酸甜苦辣一定要讲出来。千万别等到你心中想讲可嘴巴却不听使唤的时候,因为那一天可能会来得很快。
    四、 觉得应该记下来的事,一定要记录下来。别老说自己不会写东西,因为文字不过是语言的物化,一般规律是:说话本身就是有声的文章。
    五、 对青春时代曾一往情深但未结良缘的梦中人,一定要有表白,不论哪种形式。哪怕只一句话也好。
    六、 身体器官该省的地方,一定要匀乎着使用。特别是胳膊腿有过硬伤的,要学会“省着用”,省着用就是在延长健康的保质期。
    七、 以快乐为标准的随心所欲。但心气不可太高,欲望不要过强,要将随心所欲与顺其自然、随遇而安结合起来。
    八、 既要主观为自己、客观为别人,更要主观为别人、客观为自己。因为在未来的日子里,主观的比重将不可避免地越来越小,最后连吃喝拉撒都要由人客观地来摆布了。
    我讲这些话绝不是消极,而是积极。因为,就这点时间。虽为老骥,仍志在百里,但伏枥远望,总要大江东去,金乌西坠。何况还有许多无法预测的状况会不期而至,而这些状况多是冲减我们幸福指数的。所以,就这点时间。要让心中少点遗憾,多点满足,就是美丽人生。趁现在还有这点时间,抓紧哟!
 
    我们总以为自己是世界上最有家庭观念、最讲究亲情的种族之一,并且深深地为之自豪,但在老外的眼中,却未必如此。
     我澳洲的朋友谈起了中国人和澳洲人对家庭的重视。没想到,那几位澳洲朋友说:“你别生气,其实,我们觉得你们中国人并不爱家,并不像你们自己说的这么注重家庭。你们更爱金钱!”
     我愕然,于是,我记下了这些真诚的对话:
 
    “无论在澳洲还是在中国当地,你们中国人的确很勤奋,中国人在海外也能比当地人积蓄更多的钱财。但我不认为这是你们中国人有经商的天赋,而是你们比我们更节俭,更能省,是通过降低生活标准来完成的金钱积累。你们平时很少上酒吧,周末也很少度假,甚至周末或假期都不休息。衣服都是从中国买了带过去,因为上海这边更便宜,我甚至看到有上海学生带了很多碗过去。
     你们会没日没夜的工作,把孩子都交给老人照管,除了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外,你们忙得很少和孩子一起玩。圣诞节你们甚至都不休息。
     所以,你们华人的孩子尽管学业上很优秀,但他们总是觉得自己很另类,觉得和当地人比起来,父母更关心的是家庭的金钱收入,关心的是他们的学习分数,而不是他们的快乐。”
 
    “是的,我知道你要说什么,你们中国人说这是为了孩子,为了下一代多挣些钱。但每一代都说自己赚钱是为了下一代,那么究竟哪一代会真正地使用这笔钱呢?
    生命是那么短暂,你们借口为了家庭的未来,而在现在就牺牲了家庭。我不知道这个帐是怎么算过来的,怎么还能体现你们自己很自豪的家庭观念。
    你们为了工作,可以忍受长时间的夫妻分离,要在我们眼中,夫妻不在一起三个月以上,基本上就该考虑办离婚了。所以我们被派到海外来,就一定是全家 一起来。我的妻子、孩子都搬到上海来。他们要是不愿意来,我就不可能接受这项工作,家庭比工作更重要呀。我在中国甚至听说过你们的上一辈人,甚至有夫妻几十年都分在两个地方的,到了退休的时候才能生活在一起。这太残酷了。难道你们就不会为了家庭放弃工作吗?工作也还可以再找呀!
    我的中国公司里有很优秀的人才,但因为不是上海本地人,家庭就在另外城市,每个月甚至每两个月才能相聚一次。为什么其中的一方就不能放弃工作呢? 我知道有很多在城市里工作的农民,他们甚至只能一年回家一次。都说是为了家庭在挣钱,可这样的钱再多,又有什么意义呢?
   在澳洲,中国人基本都比当地人有钱,但没有人羡慕你们的生活。我认为你们就是挣钱的机器,但你们为自己的赚钱爱好涂上了一层家庭的色彩。”
 
   看看我们的周围,多少的人,为了一个房子,牺牲了自己的今天,加班加点地工作。“等买上房子,或还完贷款,就可以轻松了!” 等着吧,房子完了,还有孩子呢!
 
   又有多少孕妇常说,“等孩子生下来就好了。” 谁知生下来更麻烦,还不如在肚子里,想去哪里去哪里!
   有多少小孩子家长说,“等孩子上小学了就轻松了,熬吧。” 上学却轻松不了,各种各样们辅导班,还不如在幼儿园省事。
 
   多少的家长,在为了一个小升初,牺牲了孩子的童年,周末奔波在各种各样的辅导班的路上。“等考上初中,就解脱了!” 小学完了,发现初中也有辅导班,而且更多,孩子更没有时间玩了!只好等大学再玩了。 “等孩子上了大学就完成任务了。” 大学上完了,找工作一样要操心! “等孩子工作了,我就没有负担了。” 工作找好了,又开始操心孩子的婚事、房子!“等孩子结婚了,我就不用操心了!” 结婚了,有房了,孩子的下一代又来了!
   操不完的心,受不完的累,如此循环往复,我们的视线永远在未来。为了未来,今天积累能量,积累证书,积累票子。结果就是抱怨。我们的视线永远没有活在当下,发现一辈子,没有一天是为自己过的。其实中国人一辈子就是这么过的。
   
   最懂得享受的是美国人,最有信仰的是欧洲人,从出生到死亡都充满竞争和压力的是中国人。
      
    这是一篇很难得的好文章,强烈推荐各位认真地读完,细心地领会。
 
(天下厨具大变天)
/news.asp?id=197